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是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草案)》。此次修改,进一步完善立法指导思想,明确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及相关制度举措,明确合宪性审查的程序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立法制度和立法体制。图为大会表决现场。 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摄
通过宪法修正案,与时俱进推进宪法制度建设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等。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原则、规则得到全面实施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到2010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宪法修正案1件,新制定法律81件,修改法律258件次,作出法律解释10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2件次。现行有效的法律为303件,行政法规约600件,地方性法规1.4万余件,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以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
完善宪法监督制度,不断提高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把好法律草案起草、统一审议环节的宪法关,对每一件提请审议的法律案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都进行合宪性审查,区分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相应安排,确保每一部法律、每一项制度、每一条规定都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
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出台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连续七年听取和审议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年度报告;对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对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依法予以撤销、纠正或者处理;建成统一的覆盖全国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正式开通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发挥宪法对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重要作用,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0年和2021年,全国人大先后通过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继续履行职责的决定和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修订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这些都是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重大举措,是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作出的具有重要宪制意义的创新制度安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中国宪法理论和实践的说服力、影响力
宪法宣传教育是宪法实施的基础性工作。2018年,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修正案。同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后,现场进行了宪法宣誓活动,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次进行宪法宣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集中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促进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有关方面持续多年召开国家宪法日座谈会;从2018年12月4日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开始,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和法治效果。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直接实施宪法关于特赦的规定,于2015年、2019年先后两次作出关于对部分服刑罪犯实行特赦的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根据宪法精神,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创制性安排,于2016年采取创制性办法,及时妥善处理辽宁拉票贿选案,保证有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正常运行和履职。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文章《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策划:蔡春玲 审核: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