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标识

农村“三变”改革与农民王尚燕的幸福期盼

来源:   作者:人民网-甘肃频道   时间:2017-11-16

  期盼!每个月15号,王尚燕都会幸福的期盼!

  “15号,我们发工资,当然开心啦!”憨厚的她告诉记者,“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庄稼人还能和城里的工人一样,每个月领工资生活。”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二阴山地,是王尚燕一家人生活、耕作的地方。干旱缺水、地形坡度大,广种薄收的近18亩土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无力帮助这一家人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了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解决好“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17年,为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王尚燕所在的魏岭乡绿化村,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引进了几家企业,试水农村发展改革。

  “一开始,我们也只是把一些收成不好的地,租给企业,每年每亩地有一千到两千元的收入。”王尚燕说,“至于企业的用途,发展的好坏,我们也不是很关心。而且,没有了地,我们还要考虑外出打工。”

  第一批引进的企业老板王晓对此深有感受,他坦言: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处于改革试点,作为企业的我们,也只是单一的租用农民的土地,开展一些简单的项目。感觉除了每年的租金,项目的发展与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

  农户与企业,如何在农村发展中成为“一家人”,从而实现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让企业和农户“双赢”,当地政府在十九大报告中,找到了答案。

  在乡镇党支部的组织下,七里河区第一批试点农村“三变”改革的八里镇、魏岭乡乡镇干部和老百姓第一时间收看了十九大开幕会。“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报告,大家都非常振奋。”八里镇花寨子村党支部书记崔定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为我们的农村改革工作打开了思路。”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八里镇、魏岭乡的改革,有了新思路、新方向,走上了新台阶。

  为了更好的服务当地“三变”改革,七里河区政府牵头,成立农村“三变”改革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新思路带来新变化,新变化催生新发展。而这一切,第一受益者,便是像王尚燕一样的农民。

  “现在,我们家的地全部租给企业,我还可以在企业上班。”王尚燕说,“这样一来,每年除了地租,我还可以有5万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而且在家门口上班,我也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

  “新的改革思路下,农民增收方式由此变得多样,比如出租土地获得租金,通过返聘以日工、月工等模式获得工资,土地、房屋、资金入股获得分红等。”王晓告诉记者,“这样的政策引导,不仅仅让农民充分参与企业的发展,分享改革成果,也为我们这些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空间,现在农户在我们这里上班,因为持有股份,都有了主人翁的意识,这种凝聚力也帮助企业和农户在产品的市场竞争中有了抵抗力,有利于更好的发展。”

  七里河区农工办主任王锡智表示,要真正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需要壮大多元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连接机制,通过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充分分享产业链环节的增值利益。

  为此,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努力,通过八里镇、魏岭乡“三变”改革的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完善机制,适时在全区农村地区推广。

  如今,变身“上班族”的王尚燕不仅期待着每个月15号发工资,资金入股了村里一家花卉种植企业的她,又多了“企业股东”这一身份,更多了一份幸福的期盼。(牟 健)